在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的三年之后,不列颠岛战火重燃,厮杀再起,整整持续了30年,这场战争有着一个美丽而又血腥的名字——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是指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只后裔: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及其支持者为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的一系列战争,因兰开斯特家族族徽为红玫瑰,约克家族的族徽为白玫瑰,因此后世将这场持续三十年的内战称之为“玫瑰战争。”
关于“玫瑰战争”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六世》。在剧中,约克公爵及其支持者手持白玫瑰,萨姆塞特公爵及其支持者手持红玫瑰,双方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武装冲突。
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虽然在内战中斗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但其实算是一家人,都是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三世成年的儿子有五位,分别是威尔士亲王:黑太子爱德华、克拉伦斯公爵:安特卫普的莱昂内尔、
这里说明下:(1)自爱德华二世起,威尔士亲王便成为了英王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专有称号;(2)中世纪经常会出现重名的情况,因此会在名称前面加上出生地以示区分,刚特的约翰,则表示出生在刚特的约翰。
玫瑰战争的两大家族分别可以追溯到刚特的约翰和兰利的艾德蒙,所以玫瑰战争可以说是家族之家的内战。
黑太子在百年战争中大放光芒,深得爱德华三世喜爱,然而黑太子英年早逝,爱德华三世只好
理查二世继位之时只有10岁,因此由其叔父刚特的约翰摄政。理查二世成年后开始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将刚特的约翰之子也就是理查二世的堂兄弟博林布鲁克的亨利驱逐出境,并在刚特的约翰死后没收其领地。
博林布鲁克的亨利遂以拿回领地为名率兵反叛,将理查二世逮捕并废除,金雀花王朝结束。
注:英国王朝更替与中国有很大不同,朝代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只是后人便于区分和记忆而加以命名。
亨利四世去世后,由其子亨利五世继位,亨利五世重启百年战争,并占据极大优势
亨利六世幼年继位,一直以来由其叔父摄政,造成了亨利六世软弱无能的性格,无力驾驭臣下尤其是约克公爵逐渐膨胀的政治野心。更为致命的是
基于这种情况,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认为亨利六世不足以领导英国臣民并认为按照英国王位的继承顺序,自己比亨利六世及其之子更有继位资格
1455年,亨利六世从间歇性精神病中清醒过来,挫败了意图谋权篡位的理查的野心,随后理查被
红皇后玛格丽特画像(右),其强悍的政治手腕与《权游》中的瑟曦王后有几分相似
同年5月约克公爵理查率军前往伦敦,在圣奥尔本斯与王军遭遇,并爆发战争,拉开了玫瑰战争的红色序幕
,在此战中王军落败。约克公爵及其支持者重新获得地位和影响力,不久后亨利六世精神病复发,约克公爵重新摄政。
1456年亨利六世和玛格丽特在考文垂建立新朝廷。1459年两派再次爆发战争,在一年后的北安普顿战役中,约克公爵击败王军,俘虏亨利六世。
1460年10月,国会通过法案废除亨利六世之子爱德华王子的继承权,认定约克公爵为亨利六世的王位继承者。玛格丽特和爱德华王子被驱逐。
玛格丽特不接受国会法案,遂在北方组织军队反击。1460年底,双方在维克菲尔德爆发了一场残酷的厮杀,约克家族战败。约克公爵在此次战役中被杀,玛格丽特下令将其头颅斩下,带上了一顶纸王冠悬挂在城门之上。
沃里克伯爵画像,曾先后多次将爱德华四世、亨利六世扶上王位,被称为“造王者”
由于玛格丽特率领的王军一路劫掠,对伦敦市民造成了极大恐慌,伦敦人关闭城门抛弃了他们的国王和王后。加上约克的爱德华(约克公爵理查之子)与沃里克会师向伦敦进军,王军向北撤军。爱德华率军进入伦敦,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登基。
爱德华登基不久便挥军北上,在陶顿与兰开斯特军队爆发了玫瑰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参战人数达到了4-8万人,有超过2万人在战役中被杀,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爱德华四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兰开斯特所有贵族俘虏全部被处死,兰开斯特家族彻底失势,亨利六世、玛格丽特和王子爱德华逃亡北方。
爱德华得胜归来,于1461年6月在伦敦加冕,是为爱德华四世,新的王朝——约克王朝开启。
随后爱德华四世继续对兰开斯特残余势力的打击,在1465年再次俘虏前国王亨利六世,将其囚于伦敦塔中。
在肃清兰开斯特家族势力后,约克王朝内部产生了新的龃龉和冲突。因为国王的婚姻问题,沃里克伯爵
之后爱德华四世又提拔了许多王后的亲属,形成了一派新的贵族集团,以沃里克伯爵为首的约克系老贵族认为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威胁和削弱。沃里克决定发兵反叛。
1469年,沃里克与爱德华的弟弟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结成同盟,将女儿嫁给他,并承诺在将爱德华四世击败后,将其扶上王位。叛军与王军爆发激战,王军被击溃,爱德华四世被沃里克囚禁起来。沃里克处决了王后的父亲和兄弟,并计划将乔治扶上王位。
然而国会不支持沃里克的叛变,沃里克只好将爱德华四世释放,不久沃里克和乔治被宣布为叛国者并逃往法兰西。
沃里克伯爵逃到法国,遇到了曾经的死敌——前王后玛格丽特,两人出于共同的敌人和目的,化敌为友结为同盟,并在法王路易十一的撮合下,结为儿女亲家
。同年10月,沃里克伯爵释放关押已久的亨利六世,将其重新扶上王位(“造王者”名号果然名不虚传),兰开斯特王朝复辟。
1471年在勃艮第公爵的支持下,爱德华四世反攻英格兰,并在巴内特战役中将沃里克伯爵击败,“造王者”身陨其中。随后,爱德华四世在杜克斯伯里战役中击败玛格丽特率领的兰开斯特军队。
为了避免再次有人借亨利六世之名反叛,爱德华四世将亨利六世连同其子爱德华王子一同处死,玛格丽特被囚禁。其后十余年间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英格兰在爱德华的治理下重新恢复了稳定和平。
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其子爱德华继位,即爱德华五世。然而当时的爱德华五世只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所以爱德华四世临终前委托其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摄政。与此同时,王后伍德维尔家族形成了一派与理查对立,争夺对幼主的掌控和在朝廷上的势力。
在白金汉公爵的帮助下,洛斯特公爵理查将年幼的爱德华五世连同他的弟弟9岁的约克公爵理查关入伦敦塔中,后人称之为“塔中王子”。此后两个王子便永远地消失在人们视线之中,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的迷案之一
1483年7月,理查继位加冕,即理查三世。理查三世被莎士比亚描绘成一个驼背、丑陋、猥琐的国王,这样有失偏颇。理查三世在位期间支持学术建设,鼓励工商业发展,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然而理查三世国王之位始终得来不正,遭到了很多贵族的反对。这其中最有实力的反对者是
,隶属于兰开斯特家族。亨利.都铎对王位的继承权是源于其母亲,严格来说并不具备国王继承资格,这个背景比较复杂就不展开说明了。
1485年8月亨利.都铎登陆威尔士,随后同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斯爆发大战,由于当时的贵族叛变,理查三世兵败战死,亨利.都铎取得最后的胜利。
亨利.都铎将红玫瑰和白玫瑰统一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家族徽章,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都铎玫瑰。
在玫瑰战争中,大批旧势力的封建贵族死去,使得大量土地归王室所有,同时少了贵族掣肘,国王权势日增,为后期都铎王朝的王权专制奠定了基础。
此外,旧贵族势力削弱,新贵族和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王权专制与资本兴起同样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埋下了伏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BYD版“帕拉梅拉”,续航1300km完胜特斯拉,仅售18万多销量第一
李凯尔来了! 终于确定首秀时间! 46分钟47分! 中国男篮不要的后卫
FF大涨13%!公司近期获1.05亿美元融资承诺,官宣将开设第一个旗舰店
重大进展!微软以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获批准!动视暴雪股价大涨10%